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 “访企拓岗促就业” 专项行动要求,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,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,近日,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刘浩然、党委副书记刘亦凡、副院长杨熊炎带领各专业负责人组成走访团队,先后赴广州、深圳、佛山三地,与广州传智教育、广州易用设计有限公司、EXC 例外品牌、昊格高定字、深圳迪乐普公司、佛山新宝电器有限公司六家企业开展深度交流,围绕人才培养、实习实践、产学研融合及 AIGC 背景下专业转型升级等议题精准对接,为毕业生就业搭建 “校企直通桥”。
在广州传智教育,团队重点聚焦 AI 技术对设计流程的赋能作用。针对 “AI 如何融入灵感激发、材料选择及触感体验” 的提问,传智教育负责人结合实际案例介绍:“当前我们已将 AI 工具嵌入设计全流程,通过大数据分析提炼市场趋势辅助灵感生成,利用 3D 建模技术模拟材料触感效果,这一过程需学生具备‘技术应用 + 审美判断’的双重能力。” 该分享为学院课程项目训练提供明确方向 —— 后续将增加 AI 设计工具实操课程,结合真实企业项目开展模拟训练,提升学生技术落地能力。

走进广州易用设计有限公司,双方围绕 “AI 降低设计门槛后高校核心素养培养” 展开热议。易用设计总经理指出:“AI 可替代基础绘图工作,但创意逻辑、用户需求解读及跨领域协作能力仍是核心竞争力。” 同时,企业也直言应届生普遍存在 “实践经验不足、职业规范意识薄弱” 的短板,建议高校增加企业真实项目实训,开设职业素养专题课,帮助学生快速适应职场节奏。

在 EXC 例外品牌与昊格高定字两家企业,交流聚焦 “优秀毕业生特质” 与 “学生作品潜力”。EXC 例外品牌设计总监表示:“高定领域更看重学生对材料特性的把控与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转化,曾有实习生将传统刺绣工艺与现代服饰结合的作品,展现出极强的创新潜力。” 昊格高定字负责人则强调:“扎实的设计基本功是根基,但创造性转化的项目经验能让应届生更快脱颖而出,企业最看重‘主动学习’与‘问题解决’潜力。”


面对 “AI 驱动下设计人才培养战略眼光” 的提问,深圳迪乐普公司技术总监给出建议:“高校需前瞻性布局 AIGC 相关课程,引导学生关注技术与产业的融合趋势,培养‘技术理解 + 设计创新 + 商业思维’的复合型人才。” 而在佛山新宝电器有限公司,双方分享校企合作成功案例 —— 通过共建实习基地,企业为学生提供家电设计实操岗位,高校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内容。针对 “专业转型升级”,新宝电器建议:“设计专业需加强与制造业的联动,增设智能产品设计、可持续设计等方向,贴合行业发展需求。”

图文:殷庆飞 一审:李香勇 二审:龚娟 三审:卫涛